单梁式架桥机在长期户外作业中,机械、液压、电气三大系统易因磨损、污染或操作不当引发故障,直接影响施工效率与安全。行业依托《架桥机安全规程》及现场经验,形成 “现象观察 - 精准定位 - 靶向排除” 的故障处置体系,在机械、液压、电气故障处理中形成标准化实操范式。

机械系统故障集中于传动与承载部件,诊断核心是 “外观检查 + 性能测试”。钢丝绳作为起吊关键部件,常见故障为断丝超标与磨损过度,诊断时需逐段查看绳体,若一个捻距内断丝达总钢丝数 10% 或外层钢丝磨损超 40%,即需立即更换。某公路项目中,架桥机起吊时出现钢丝绳异响,经检查发现绳芯油污结块导致润滑失效,通过清洗绳体并涂抹专用润滑脂后恢复正常。制动器滑钩故障多因制动间隙过大或液压推杆抱持不全,诊断时可手动测试制动轮与闸瓦贴合度,若间隙超过 1mm 或制动距离延长至 2 米以上,需用内六角扳手调整制动器松紧度,或旋紧液压推杆螺母增强抱持力。车轮卡阻故障常发生于曲线架梁后,通过观察车轮踏面磨损痕迹,若发现单边磨损超标,需检查轨道平整度并更换车轮,同时调整轮轴平行度避免再次卡阻。
液压系统故障以压力异常与动作失常为典型,诊断需结合油液状态与元件性能。系统噪音骤增时,先查看油箱油位,若油面过低需及时补充,若油液浑浊则更换液压油并清洗滤油器;若噪音伴随泡沫,多为吸油管路漏气,需逐个拧紧接头并检查油泵轴密封,某山区项目曾通过此方法排除油泵空吸故障。压力不足或无压力时,先确认油泵转向是否正确,再检查管路泄漏点,若泄漏不明显则拆解安全阀,清洗阀芯后重新校准压力。油缸爬行或对称油缸不同步时,优先排查系统空气,打开排气阀直至流出无气泡油液;若仍未解决,需检查油液杂质含量,更换滤芯并换新油,必要时调整平衡阀使两侧油缸转速一致,某铁路项目曾通过此操作解决支腿伸缩不同步问题。
电气系统故障侧重电源、线路与元件排查,诊断遵循 “由浅入深” 原则。电源故障先检查插头、开关与线路外观,用万用表检测电压、电流参数,若发现线路破损需立即更换,接头松动则重新紧固并做绝缘处理。接触器、继电器过热时,先核对线圈额定电压与线路是否匹配,若电压不符需更换线圈;若存在磁路间隙,需调整铁芯使贴合紧密,弹簧张力不当则通过调节螺母修正。无线遥控信号不稳定多因通信数据线松动或模块老化,诊断时先重新插拔线路,若故障依旧则检查控制模块,必要时更换 CPU 或主板,某项目曾因 1 号柱急停开关未复位导致供电中断,复位后即恢复正常。
故障排除后需执行 “验证 - 记录” 流程,启动设备空载运行 30 分钟,观察故障是否复现,同时详细记录故障现象、原因及处置方法,形成台账供后续追溯。某架梁队通过严格执行该流程,将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从每月 12 小时缩短至 3 小时。这种依托现场经验、聚焦核心部件的诊断排除模式,已成为保障单梁式架桥机连续作业的关键支撑。